编者按 2月25~26日,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峰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十八次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多位国家部委、协会、园区领导,以及行业专家、企业家群贤毕至,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展开了深度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以期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今日推出特别报道,分享精彩观点,倾听新时代的产业潮音,以飨读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出席会议并致辞。李云鹏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思想认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共同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石化强国建设的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共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李云鹏书记强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组织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联合会规范化建设和服务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建功新时代贡献力量。
李云鹏书记指出,中国化工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壮大主流舆论,进一步汇聚行业奋进新时代正能量。
财政部科研院研究员张鹏:宏观经济“三重压力”下化工行业的关注点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的“三重压力”仍存在,但是我们也制定出了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与要点,也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五方面。
宏观调控基本框架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建议企业应重点关注,一是重视流动性安全,在经济恢复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涵养期,应高度重视债务资源所形成的收入情况,有效管理债务到期日和偿还高峰,确保流动性安全;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在后疫情阶段,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都要求市场主体注重创新和改革;三是做好折旧管理,石化产业的企业折旧压力较大,可考虑做好折旧管理,并积极利用“资产资本化(证券化)”等路径,寻求折旧负担的有效分解;四是全力突破“卡脖子”瓶颈,以价格安全、供给安全、技术安全为标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五是与政策形成合力,加强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和行业政策的要求,有效利用政策资源助推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如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贴息政策、政策投资政策等,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引导方向有效统一起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稳定贸易优势 搭乘RCEP“快车”
2022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并具有韧性强、规模大;贸易伙伴结构优、增势好;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加工贸易占比明显下降;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民营企业占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主要产品供需稳、优势足等特点。为进一步稳定当前我国进出口的优势,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的配套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完善供应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缓解国际物流压力。
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稳中看好。从需求上看,国际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但总的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看好。俄乌冲突至今没有结束迹象,俄乌两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地位会进一步被边缘化。从金融属性来看,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国货币政策趋紧,大宗商品泡沫将会逐步破灭。
国内企业要积极搭乘RCEP“快车”,一方面,为生产企业从RCEP成员国进口零部件、原材料以及相关技术设备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为企业更多以零关税或比较低的关税出口到RCEP的目标市场。同时,国内企业要尽快熟悉RCEP的原产地规则,用好、用足RCEP红利,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也要对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部分国内企业要重新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既要增加产业链供应链在RCEP区内布局的频率与长度,贸易转移效应增加RCEP产业分工的向心力,又要在重新评估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与劣势基础上,扬长避短、调整定位。
此外,对海外中资企业来说,由于RCEP将会有利于改善海外跨国经营环境,因而可以借机寻找到更多“靠谱”的投资机会。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石化化工行业担负着维护国家总体战略安全和制造业稳定、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实现节能降碳的任务,一些新领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例如新能源材料、生物质材料、可降解材料、节能降碳技术产品、电子化学品、汽车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其中,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化学制药等领域,技术与市场都处于发展壮大期,是行业的制高点,将在解决健康、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品等领域,技术与市场仍在发展,部分产品供应存在空白,如乙烯-辛烯弹性体、交联聚乙烯超高压电缆专用料等全部依赖进口,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其中,化工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石化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产值约0.9万亿元,市场规模约1.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10%;与此同时,国内化工新材料产品供应整体短缺、大量进口,2021年净进口金额0.5万亿元。
在精细化学品方面,自主稳定可控供应链建设给精细化学品提供了机会,经济扩大发展将进一步推高精细化学品需求;新技术不断创造新需求,进而创造新的市场,包括电池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医用化学品等;低碳绿色发展将推动污染处理化学品、新能源相关化学品需求增长,生态农业生产将增加环境友好农用化学品和动物营养化学品需求;高质量生活对日用化学品和食品消费的增加将拉动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和健康营养产品等消费,居住环境改善将增加高品质涂装材料、建筑密封胶和结构胶等需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杨继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国有企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所在、责任担当和重要保证。
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国内企业还存在“大而不强”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科技创新在不足以支撑当前和引领未来发展、公司治理和强化管理方面有短板、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明显等短板。
为此,中国石油将着力从以下8方面发力。
一是突出低成本、多元化、可持续获取和供应能源资源,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紧紧围绕满足我国油气核心需求、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要求,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二是突出加快推进炼化转型升级和新材料业务发展,着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优化炼化业务产业布局,优化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减油增特、减油增化;推进新材料业务发展,加快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实现品类、产量和品质新突破;完善现代营销体系,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等。
三是突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创新力,坚持支撑当前、引领未来,高质量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研究院和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新事业,提高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五是突出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
六是突出高水平开放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贸易规则和交易体系构建,增强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七是突出人才强企,提升优秀人才引领力。
八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企业“根”和“魂”。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余夕志: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从5方面发力
当前,以实现“双碳”目标为背景的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且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特征: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加速重构,多元化、绿色化成为能源转型升级的显著特征;国内化工过剩产能消化需要更长时间,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成为化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双碳”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智能化、一体化、低碳化成为能源化工产业布局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石化将聚焦“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建设,加速破解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进而实现“由大到强到优”的深刻转变,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能源资源基础明显夯实,炼油和销售业务稳居世界一流,化工业务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成为重要战略增长极。
二是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战略人才力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水平开放创新,提升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和各领域链长作用发挥,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绿色低碳发展要走在行业前列,坚持存量降碳、增量低碳、走向零碳、发展负碳的思路,着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推动碳达峰行动取得决定性进展。
四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治理,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五是坚持软硬实力协同,党的建设质量保持央企前列,加快创建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党和人民好企业”“负责任国际化大公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有西方一流企业共性特点,又有中国央企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
SABIC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贡献中国工业现代化大有可为
跨国公司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参与行业合作和竞争,跨国企业促使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助力形成国内和国际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并能在发展其自身业务的同时,为中国带来贸易增长、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国际视野及经验分享。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国际局势迎来经济全球化面临压力、高水平科技创新需求增长、政府干预力度增强的新局面。化工行业产业链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在为全球增长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在此情形下,跨国公司纷纷积极在中国布局。一是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所占比重将近世界石化市场的一半;二是因为外资化工企业作为中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因为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外资化工企业也在加速进行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机遇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国经济具有强劲韧性,2022年,国民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次,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再次,中国经济具有持续增长的充足潜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将达到5.2%。同时,中国不断扩大的高水平开放,这将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挑战主要表现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需进一步落地生根;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原则亟需高标准落实;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逐梦黄金赛道 建设现代化企业
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在低碳新时代,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经营管理、把红色基因和创新基因融为一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坚持极致思维、创新思维、平台思维、韧性思维,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黄金赛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从碳基文明到硅基文明的本质是一场新时代下硅能源取代碳能源的能源革命,也是一次机遇。多年来,多氟多深入研究以氟、锂、硅为代表新材料体系支撑以氢、锂、钠3个高能元素为代表的新能源体系,进行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以低品位氟硅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解决长期困扰和制约磷肥行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找到了新的“氟”资源,走出了一条新型氟化工的创新之路。多氟多通过氟硅分合,以电子级氢氟酸为突破口进入半导体领域,形成掌握核心科技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体系;通过氟锂结合开发出晶体六氟磷酸锂,叩开新能源的大门,形成自己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多氟多非常重视智能制造,通过“5+1”朵云建设智能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一眼看全、一眼看穿、一眼看透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最终实现对生产过程一目了然,对管理过程一竿到底的管控目的。
未来,在“双轮驱动”的背景下,多氟多将以氟为基,重点落实在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领域,以新能源电池为牵引,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持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坚持走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化工的创新发展道路。让我们敞开怀抱,共同拥抱这个千帆竞发的美好时代,为推动民族工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勇担新时代产业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权威媒体单位,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媒体,如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担当使命,要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
一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任务要求,不断把行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同时,还要全面做好行业党建工作的成果报道,促进全行业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要全力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行业中心工作,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是产业媒体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报社将继续在行业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上发力,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市场动态和企业诉求,聚焦行业关键环节和痛点问题,积极开展重大产业课题调研工作,切实为政府部门和行业科学决策发挥智囊、参谋、助手作用。
三要讲好产业故事。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产业媒体,报社承担着弘扬行业优秀文化成果的历史重任。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我们把这个责任落实在讲好产业故事的实际行动上。通过讲好产业故事,对行业内,弘扬产业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增强产业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行业外,让社会公众更多更科学地了解产业,支持产业发展,筑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根基。
四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关键是探索构建有连接力、组织力、引导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全程、全效、全覆盖的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深化全域全链全场景传播;创新“接天连地”的全媒体行业新闻话语。
刘冰逸 徐岩 赵凤莉 整理